修路捐款倡议书通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修路捐款倡议书篇一

平远东部蕉平两县交界附近的中村荷树坳,一条山村道路通往竹塘村,到达西坑、上黄地,全长13公里。

俗话说:“路通财通”。道路的畅通,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硬件。目前,全村广大群众修路热情高涨,硬底化改造项目已经得到当地政府和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支持,已列为今年工作的重点,该村已成立村道硬底化改造领导小组,修路及发动捐资已成为全村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当务之急。

该村道全部硬底化改造铺设水泥路面工程相当大,预计约需资金300万元,除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外,启动资金需由我村民自行筹措解决。仅仅依靠我村数百号老小实难完成,必须紧紧依靠全村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力量,凝聚合力,才能共筑康庄大道。只待我们筹够20万元便可于年底开工建设。

在此,竹塘村民小组发出倡议:希望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外出乡贤、私营企业老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踊跃捐资。我们承诺:凡捐款者一律由村民小组统一开具收据,设立理财办公室监督专款专用。捐款50元及以上的,将刻碑铭记;捐款50元以下张贴红榜公布;捐款五万元及以上的,将适当选择一段路以捐款者的名字命名,以作留念。所有捐款人员及捐款数额将被记录在《捐款修路芳名录》,以作永远铭记。

爱心无止境,捐资见真情。捐款修路,行善积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用你们的热情以及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捐款,在造福子孙后代的同时也留下您的一份功德。最后,敬祝各位贤人志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发达!

修路捐款倡议书篇二

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叔姪:

多年来,我村广大乡亲一直受困于崎岖、弯曲、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村路,人员出行、车辆出入困难,给我村的村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为了方便出行,为了家乡更美好,改变交通落后状况成了全体乡亲的共同心声,修好家乡的水泥路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石桥学田至梨埠龙冲水泥公路(公路经过我们白花小组),经多方努力已经立项,公路设计路基宽6.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4.5米,厚20cm,每公里投资约50多万元,根据国家政策,大部分资金由国家负担,小部分由我们群众筹集,群众筹集部分资金为每公里6万元,但道路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群众集资情况,石桥镇政府表态,如果我们今年(6月底前)能筹集上资金,今年可以施工;否则要等来年或者更长时间。由镇政府牵头协商,我们白花小组负责路段为白花背最后一间屋至我们村何文松屋止,负责里程为3.1公里,筹资总数为18.6万元,经20xx年5月11日晚群众会议协商,决定按白花组出生的人口筹集,150元/人(五保户以自愿为原则,不硬性摊派),白花两组目前人口约300人,按150元/人筹款,自筹资金仅有45000元,资金缺口14多万元(141000元)。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只能靠村民及各界人士踊跃捐款。

目前,全村群众修路热情高涨,水泥公路建设越快越好,动工修路及筹集资金已成为全村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成立了以******为牵头的公路建设资金筹集委员会:希望广大乡亲、外出乡贤、私营企业老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伸出热情之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少抽一包烟,少食一餐宵夜、少唱一次卡拉ok,捐上你半个月或一个月工资或更多的款,共筑我们村的康庄大道。由于我们村村民较少,资金缺口大,集资基本靠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的乡贤,因此我希望各位兄弟叔姪不要左右观望,拿出我们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力量,为我们修建家乡的道路出大力,做更大的贡献。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硬化家乡道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修路难一时,烂路难一世!各位外出乡贤,让我们共同把握机会,勿失良机,同心同德,慷慨解囊,鼎力支持,玉成美事。你的功德,乡亲不会忘记;您的芳名,将永远留在家乡的功德亭上;你的善举,将流芳百世;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世儿孙!

为表彰热心捐款人士,特制订如下彰显办法:

1、凡捐款50元以上者均以红榜公布鸣谢!

2、捐款200元以上者,按捐款金额从多到少的顺序刻碑留芳!

⑴ 捐款200——999元,用5号字。

⑵ 捐款1000——1999元,用4号字。

⑶ 捐款20xx——2999元,用3号字。

⑷ 捐款3000——4999元,二人一碑,每人载60字以内个人或家庭简历。

⑸ 捐款5000——7999元,一人一碑,载80字以内个人或家庭简历。

⑹ 捐款8000——9999元,一人一碑,载100字以内个人或家庭简历。

⑺ 捐款10000——14999元,一人两碑,载150字以内个人或家庭简历。

⑻ 捐款15000以上,一人两碑,载200字以内个人或家庭简历。

拟于村中水泥公路附近兴建功德亭一座,把所有碑石立于功德亭中,供人瞻仰。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