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方式四篇(汇总)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方式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统领,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全体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研训目标

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突出实际、实用、实效,帮助教师确立自我进修和发展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教科研能力。通过培训增强办学实力,逐步形成自己办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三、研训活动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

四、研训活动时间

每周星期一下午例会前。每月抽一个下午分教研组组织学习。

五、研训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研训活动、促进式研活动、学科整合式研活动、针对式研训活动等多种研训形式。

①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自定个人研训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研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节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达15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20节以上,教导主任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及校长课达3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10篇,研究性论文1篇。

②同伴互助

以学科组和年级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研训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已见。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每学期召开校本课堂教学研讨会2—3次,以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③专业引领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名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要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聘请县内知名专家作为本校教研顾问。同时,将本县教研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④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滚动性条件。

六、校本研训主题

中年级: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高年级: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全校:写字教学。

七、研训活动要求

(一)组长做好研训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研训活动。①组长做好研训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研训活动。②提高研训活动质量。

③提高研训活动质量。

④各教研组成员均要按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⑤参加活动情况与期末考核评估挂钩。

(二)研训活动设计要求

①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研训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④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去强调学校本位的倾向,平时各科教师要加强交流。

八、校本研训的奖励制度

①每学期开展“优秀教研组”和“研训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

②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将培训作为一种福利)。

③与教师个人期末、年终考核挂钩。

九、组织领导机构,保证方案顺利进行

校本研训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要各司其

职,校本研训管理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研训的方向,提供人、财物、时等方面的条件;二是执行层,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研训水平,具体做好五项工作: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②师资队伍建设;③组织培训;④负责培训效果测试;⑤档案建设。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①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②主持队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研训的力度,开拓创新,让校本研训为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九月份 :

开学报到,制定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召开教研组长会议,确定本期研训目标。

师德教育。

新进教师过关课。

十月份 :

数学组开展听评课活动。

数学组开展自评活动。写出总结反思。

县教研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优秀教案展评。

十一月份 :

1、“优化课堂、提高课效”研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十、活动安排

2、组织综合组教师学习新课标。

3、启动综合组教师讲考核课。

4、教学开放活动。

十二月份 :

1、“优化课堂、提高课效”研讨;

2、教学开放活动。

3、骨干教师传帮带系列活动。

元月份:

1、开展“优秀教研组”和“研训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

2、优化课堂、提高课效”本期活动总结。

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方式篇二

三里畈中学2011年秋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开展《罗田县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建设学习型校园,建立教师终身发展体系为核心,以“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研训模式,以专题研讨和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努力做到解决课程中的热点、疑点问题,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整合校本研训资源,创新校本研训形式,策划校本研训项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校本研训真正成为教师“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的主要凭借,成为教师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重要平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树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意识,让全校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基本掌握“校本研训”的思想,把校本研训活动真正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2、继续完善“校本研训”的相关制度,着眼于教师长远发展,逐步建立起旨在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训”的制约和导向等机制,营造适应课程和教师发展的民主、开放的研训氛围。

3、引导新的内容和方式,构建与课程和教师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方式,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和效益,是以校为本的研训活动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并形成良好的研训风气,让研训活动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化生活方式,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继续组织本校的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校本研训的文件和资料,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加强校本研训的紧迫感和必要性。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加深理解校本研训工作的意义、目标和重要价值。

2、完善校本研训制度。建立职责、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形成全员参与的研训工作管理机制,研训工作由学校秦校长总负责,主管教学的晏校长、负责教

研的陈书记直接抓,教科室具体管的管理模式,设有教研组、备课组等。

3、积极推行校本研训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位教师每学期确定一个研究问题,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周听一节课,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或一个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完成一个子课题。

4、立足学校实际,根据学校和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比武活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发展的校本研训活动,以“集中研讨”的研训方式,解决教师备课和上课发生的问题,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遵循“发现问题—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的具体流程开展课题研究。以每位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提升教师反思交流能力和同伴协作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5.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学校规定业务学习的时间,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教育课程培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使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应用研究为主,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各学科教师潜心研究教法与学法,进行教法与学法的同步改革,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6.增强“校本研训”的服务意识,使科研工作成为领导的参谋部、师生的服务员。教科室要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主要协助各职能部门抓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业务学习、学校规范化建设、整体改革、校外教育教改信息、教师子课题筛选与指导、教改经验总结与传播、校际交流等工作。

7.加强“核心要素”的建设。除了学校引领、教师的同伴互动外,我们还要致力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培养。本,我们要结合教师质量考核等各类奖励机制,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力争上游的良性的竞争态势,打造一支拥有较高素养的学校“人力资源”。

8.注重树立教师身边“看得见的典型”。本,我们对课题研究的要求是,使学生与教师的两个层面都发生较深刻的变化。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学习方式朝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发展,并能学会反思。对教师的要求是,课堂能真正关注学情,据学生的动态生成来组织教学,考虑教法,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推出在这方面有“创见”的教师个人风采展示,全方位开放自己的课堂,让更多的教师效仿,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四、工作安排

时间学习内容

9月

1、开展全校教研工作会议

2、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10月

111月1

12月

元月1、各教研组开展活动、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学比武讲课、说课、评课活动

2、各备课组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分组讨论: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学比武讲课、说课、评课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

3、期中考试复习备考 1.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比比武讲课、说课、评课活动。、开展教师论文评比活动

3、开展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撰写活动、各教研组经验交流

2、做好校本研训的工作总结

3、做好校本研训的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归档。教科室年9月2011

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方式篇三

三里畈初中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训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因此,转变观念,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服务,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精干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我校教师研训工作的总目标。通过对师资队伍研训,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把学校建成为名师成长的沃土,学生成长的摇篮,教育科研的基地,区域幅射的中心,成为县内外基础教育界有重要影响的示范初中。

二、基本原则

样本研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于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研训活动。我校在开展校本研训中确定将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地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

2、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以“问题是”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杠标杆,着眼于课程、教材、教法、管理、交流中的“问题解决”。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为本,注意研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差异性原则。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水平的不同特点,因人制宜,分层研训。

5、协同性原则。实行校内教学、科研、培训的有机整合,对外与培训机构的良好合作。

三、校本研训的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和研训原则,确定校本研训的具体计划如下:

(一)、结合实际分层建组

1、学校依据教师的年龄特征和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分成若干不同层次的小组,确定不同的研训内容,以满足参训者个体的自身的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将老师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青年教师,因其上岗不久,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其侧重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研训。第二个层面是老年教师,重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观念更新,即教学创新研训。第三个层面是骨干教师,他们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则指导其向教科研型发展,即教科研研训,以后将根据教师的发展情况逐步使一部分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过渡。

2、组建课堂教学评议小组。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确定被听课对象为:在本校第一轮教初三的老师;最近几年有望冲击高一级教学荣誉称号的教师;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的教师。听课评议的目的是:① 了解学校课堂教学情况,向学校校长反馈意见,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整改建议;②对被听课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作出客观分析,公正评价,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努力方面,并反馈给被听课教师本人。③参与学校教学实绩考核,教学评优活动。

(二)、分类指导促使提高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名师资源,针对各教研组进行讲座、示范、指导、解疑,主要工作有:

1、名师引导

骋请校内实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通过上示范课、论坛等形式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2、专家指导

学校根据教师素质状况,请各级教研室、高校教师来校讲课、听课评课,作专题讲座,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指导。

3、技艺交流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将学校教师带到兄弟学校去学习或请外校的名师来校讲课、听课评课、座谈,使教师开阔眼界,丰富经验,提高能力。

(三)、研训结合促进发展

1、以科研成果为研训内容。一方面把本校的教研成果,本校名师交流的各类经验及本校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教法编辑成册,转化为校本研训的次源。另一方面还注重引进外地的教学新信息、积极搜索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新动向、样报观念选定为校本研训内容,以此更新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形成教学特色。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课堂结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近期和今后我校校本培训主要形式是课题带动:“教育课题化、课题工作化”。鼓励教师把工作中或课性改中的问题,通过课题的形式加以研究和探索,解决具体问题、形成理性认识和成果,反过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改进教师及教学行为,实现教师的发展。为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研之中,制定以“科研育师”为宗旨的教师发展战略,将教育科研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逐步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原动力的时间,实现造就一批名师的科研目标。

(四)、建立机制增强实效

1、强化领导责任,确保培训到位。

学校组成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书记主抓教师继教工作。由教科处负责校本研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保证校本研训时间、地点、人员和研训内容的落实。

2、加强宣传引导,解决思想认识。

学校通过召开校委会、教师大会,层层开展教师校本研训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同时,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广播台、橱窗宣传等途径,充分吃透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研训规定》和省、市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让教师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使教师的研训成为教师自发的,有目的的行为。

3、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研训制度

制定《教师校本研训有关规定》及校本研训管理办法,开展师德知识竞赛、优质课竞赛、制作课件比赛、课题论文比赛。同时,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四挂钩”即与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教师聘任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每年召开一次研训工作总结表彰会,对校本研训成绩突出者给以奖励。

4、保障经费投入,增强研训的实效。

为了保证教师研训的顺利开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加大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建起了多媒体创作室、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为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完善了研训设施,不断派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对继续教育成绩突出的老师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进行奖励。

5、严格考评制度

将教师考评分为考评和研训周期考评。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评选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聘用挂钩。培训周期考评每年进行一次,考评结果作为第二校本研训分层的依据。

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方式篇四

三里畈初中“研训一体化”实施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将校本研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训制度,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当前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引发了我们对校本研训的关注与探索。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试行)》的精神和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研训的要求,为建设一支优良精干的教师队伍,在新课程实练的机遇中实现我校“市内知名,县内一流”的总体办学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二、领导机构

从建设学习化组织的宗旨出发,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办公室﹑教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领导校本研训的工作。根据研训和考核的实际需要,成立以教学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及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研训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训的考核工作。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研训的日常工作,为校本研训提供服务指导。由学校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校本研训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校本研训的领导,必须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对教师校本研训进行五年规划,制定校本研训工作管理制度,活动制度,评估制度,保障制度和档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每学期具体制定教师研训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表,使校本研训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样,通过建章立制,全校以校本研训总目标为核心,以学校、教研组、教师为单位,层层有计划,人人有目标,研训工作明确具体,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校本研训计划

校本研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根据参加校本研训教师的特点,建立明确,适宜的研训目标,选择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研训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研训形式,以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培养研究型教师。

(一)校本研训内容

校本研训内容包括公共课程、学科基本功和新课程研究三部分。公共课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等。

学科基本功:由一般基本功和专项基本功组成。一般基本功包括导入、提问、板书、结束、演示等6项技能,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科渗透,教案编写,说课等;专项基本功包括语文的朗读与写作示范,数学的解题和绘制图形,英语的绘制简笔画和组织教学,政治的基本理论和课外活动指导,历史的地图和文物图及历史资料,地理的绘制简笔地图,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实验和组织学生实验,美术的示范技法,音乐的自弹自唱,体育的示范动作和示范操作,计算机的cai课件制作和网络技术操作,劳动技术的示范操作技能等。

新课程研究:包括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反思,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教育教学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科的整合应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新课程标准研究与实验等。

(二)校本研训形式

1、不断丰富“五个一”工程活动,以教龄不满五年的青年教师为对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五个一”工程内容为:上好一节学科汇报课,上好一节研究性学习活动展示课,参加一项教学基本技能竞赛,参加一次课件制作展示,撰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教学论文。

2、把教学技能训练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工程。继续抓好导入、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结束等六项教学技能训练,以示范、讲解、研讨、训练、导师制等多种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以“新课程研讨”为交流平台,以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常见、最实际、最难解决的问题为对象,以课题、定期学习、专题反思、应用研究、问题会诊、教学案例交流、说课、观摩研讨课、与专家对话等形式,为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切入点、结合点,带动学校教学研究,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

4、强化集体备课活动,改革教案编写方式。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全组教师参与集体备课,通过编写教学设计、说课、公开教学、议课、总结反思等五个环节,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坚决纠正教师备课中照搬现成的教案和凭已有经验设计教学方案的两种不良倾向。

5、科研兴校,课题牵头。以我校参加的“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等课题为契机,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新课程培训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内容,渗透贯穿于校本研训的全过程。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思维方式、教师角色作用、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根本改变,以深化和提高校本研训。

6、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素质”为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专题研究讲座和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开设讲座,并适时组织有关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进修。

(三)校本研训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2月—2011年8月),以岗位大练兵为主。组织广大教师参加教师岗位培训,周密布置,扎实推进,总结反思。并结合县中学工作会议精神,以“消灭差课”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教育模式三,全面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以课程研训为主。以课程改革培训和课题研究为核心,通过各种形式,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实际问题,以从实际出发的态度,用从实际出发的手段,解决从实际出发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特别要进一步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学校里发生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问题,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训。

第三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0月):考核验收为主。由学校组织考核验收,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校本研训活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校本研训工作,必须加大校本研训经费投入,设立校本研训专项经费,学校的每一项校本研训活动均由专项经费开支。首先,要加大软件投入,为广大教师全方面校本研训提供所有必需的教材、作业本、笔记本等。其次,要加大硬件投入,统筹协调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以及相关图书资料、备课资料等设施设备。其三,要加大外出研训投入,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学习、各级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通过相关制度,具体解决进修、研训教师的各种补助和费用问题。

同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进一步健全校本研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校本研训工作中表现突出、考核成绩优异者及各项研训竞赛的优胜者均应给予奖励;对校本研训工作中不认真或考核不过关的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

五、组织管理与考核

1、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引导广大教师深刻认识我校开展校本研训的重要意义,明确这项工作的内容、要求及计划安排,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督查,具体落实目标责任,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2、严格考核,保证质量。

校本研训的生命在于它的质量。要保证和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就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强化常规检查、考勤和交流,严明纪律,严格管理,并把平时的督查与考核评估结合起来。同时,我校已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准备出台具体的考核验收方案,制定系列化评估表,以考核评做作保障,促进校本研训工作。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分有关文件精神,要把校本研训与教师职业聘任挂钩,凡校本研训考核不过关,未取得研训合格证的教师,不能聘为高一级职务;与评优评先活动挂钩,凡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校本研训任务的教师,在本学年度不能评为先进个人、所在科组不能评为先进科组。

六、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档案管理和建设,是校本研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管理主要对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各种材料,以分类和成盒的形式建档记载。它包括学校档案和个人档案。学校档案内容要有校本研训的计划、总结、领导和考核机构、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课堂教学、考核数据和成果、研训学习、各科组计划和总结、各种研训活动等材料。个人档案内容要有个人研训计划、笔记、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教案、说课稿、教学论文、三笔字作业、考核成绩、相关证书、自制课件、科研成果及学校考核评价表、登记表、意见等各种书面材料,每位教师以盒建档,按人立档。

校本研训档案采取以类成盒和按人建档相结合的方法,既是对教师校本研训的记录,也是一种“量”的积累。档案由学校教研室统一管理,具体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进行搜集、整理和组织鉴定,确定专任保管,档案存放应设专柜。档案材料要做到系统、完善、准确,一般材料都要求打印。建立档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全面、历史地反映教师研训的全过程,使校本研训档案标准化、规范化。


已发布

分类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