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老师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待遇大全(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老师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待遇篇一

――――**职教中心典型案例申报材料

我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发现学生骂人,就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学生不讲卫生,就开展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结果是治表不治本,如何建立系统化的德育教育体系,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工作中构建出五必修、四必开、三步走、七规、三爱、三包一训,富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

1、针对学情,提出三步走方针。

大家知道,很多来职校读书的是三流学生,他们一是文化知识的短腿,厌学对学习没有兴趣;二是行为习惯不良,缺少文明礼仪;三是没有人生目标,破罐子破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面对学生的这种状态,实施德育教育的三步走,第一步:先修枝打叉懂规矩,入学的第一课是军训,军训的第一课是学习校规校纪,学生要先知其规,再修其行;第二步是施肥浇灌知情理,在制度的约束下,开展多种形式的以触动心灵为主线的德育教育活动,其中道德讲堂是必修课,感恩教育是必开题;第三步:加工制造修技能,在管理和修德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才能先成人后成才。

2、恩威并施,德育课程五必修

在职业教育办学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必须坚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触动心灵的德育教育活动为主线,以规范教育、制度管人为保障,以人为本,恩威并施,学校每学期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德育教育工作计划,德育教育活动时间表,有全校性的必选动作,也有各专业部的自选动作,其中五项必修课是全校开展的必选动作,即:学习行为规范,实施关爱计划,承包留得住工程,开办道德讲堂,开展军事训练。

—建七规,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学校制定了校规、课规、舍规、操规、卫生规、言行规和礼仪规等。《职教中心学生日常规范》,建立学生每日规范、班级每日规范和学生20分制的处罚制度。

—施三爱,实施关爱计划。领导班子带头,全体任课教师参与,每人承包一组学生,对其成长实施生活关照、学习关怀、心灵感化。使学生变自卑为自信、转低沉消极为积极向上的心态。

—搞三包,承包留得住工程。为了稳定这些孩子安心学业,我校采取了班子成员包班,教师包组,班主任包人,层层留住学生的管理办法,一个学生流失,多个老师有责。教师们凭借着对学校的热爱,对职教事业的忠诚,一个一个的说,一家一家的访。学校的每个在读学生,都凝聚了他们大量的心血。

—开一训,每学期开展军训。新生入学第一课,老生的复习课,我校坚持每学期开展全校性的军训一次,对规范学生言行,提高执行力收到良好效果。

3、道德讲堂,德育活动四必开。

开展浸润心灵的德育教育,以传承中华文明为积垫,以行孝、善举为内容,开办道德讲堂系列活动,其中:感恩在生活中、洒扫应对、日行一善,做文明职教学生四项活动为必开活动。

在四项必开活动中,感恩教育在生活中,收效明显,这是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单亲家庭、孤残家庭、病困家庭、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较多,这些学生中,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生活重任。因此孝敬老人,帮助同学,感恩父母,感恩师长,尊老爱幼的德育活动是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钥匙。我校的道德讲堂成为全旗学校文化建设的十大亮点之一,旗委宣传部文明办,旗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现场表彰会。

4、留感恩作业,做感恩之事。道德不光在课堂上讲,而且要在生活中做,学校提倡学生怀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每逢放假,学校给同学们布署感恩作业:回家为父母做一顿饭,晚上为母亲洗一次脚,为劳累一天的父亲锤锤背。

5、开道德班会,讲感恩故事。

每学期开一次道德班会,每人讲一个所见到的感恩事迹,班主任对同学们的关爱,打动心灵的故事。让同学们从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开始,做一个知情达理,明礼感恩的人,从而树立人生目标,努力学习技能,实现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目标。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老师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待遇篇二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分层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以来,从企业调研入手,紧扣顶层设计,细化建设任务,以“分层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实训室建设为保障,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机制与制度建设为依托,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

一、实施背景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1998年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社会培养了14届毕业生,输送了近3000名汽车维修人才,为我们徐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汽修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虽然仍为我校第一大专业,每年的招生都还能维持三到四个班的水平,但在专业建设发展中,已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积极性差,缺乏清晰的目标和自身规划;对专业的前景不明了,为了毕业而学习,不能学到真正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二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一,有的有汽车维修经验,却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有的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却没有实践能力或者经验;部分专业教师是由其他专业通过汽车维修专业学习转过来的。三是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滞后于现在的职业教学理念,课程体系与汽修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四是实习基地建

设落后,设备简陋、陈旧、不配套。五是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没有深度的合作,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出现一定的问题。当前我国中职汽修专业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们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主要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瞄准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根源,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以校企联动机制推动国家示范校建设和“分层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体工作目标是:1.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符合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2.建成一支“双师”型教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形成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机制;3.构建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4.充实专业实训设备,使之符合专业教学要求;5.加强与汽车维修企业的联系,进行深度合作。

三、实施过程

(一)形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进行企业调研,制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计划,先后安排汽车维修专业骨干教师前去徐州润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潍重徐州维修站、上海大众徐州特约维修站等企业采用座谈、走访、参观、研讨等多种调研形式,对企业一线修理工、前台接待、技术总监及企业高管等人员对汽车维修专业相关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及相关行业

并最终形成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

2.通过形成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研究、讨论初步形 成了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主要内容如下: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拓展课程组成,而专业技能课程又分为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具体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模式,将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入门、熟练、提高三个层次:入门层次(第一学年),即通过校内理实一体、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熟练层次(第二学年),在上一学年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技能,通过校内汽车实训车间和校外实训基地组织顶岗实习,实现校内与校外专业实习的有机衔接,顶岗实习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形成并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提高层次(第三学年),设置专门化方向,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门化技能,开展以企业岗位生产任务为项目的校内训练,以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与合作企业为平台,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如下图)。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根据企业调研时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我们把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与学校政教处的德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文明礼仪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身体极限挑战、拓展训练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

2.一支高质量的专业教师团队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通过内培外引来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内培就是:每一年选派一名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学习,来补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教师力量;每学期利用寒暑假和休息日派部分专业教师下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专业技能的再提升;外引是:选聘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到校任教,优化我们专业教师结构;邀请企业高管到校给专业教师进行企业管理和企业人才培养的专题讲座,提高专业教师的执教理念。

3.根据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和国家颁布的职业能力标准,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实现课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对接,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并邀请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课程体系。学生在三年学习的过程中,第一、二学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第三学年上半学期进行方向课程的学习,下半学期进行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

4.为配合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实施,必要的实训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我们是根据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配备所需要的专业设施

设备,并新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中心,确保四到六名学生一个工位,实现企业模拟现场,强化学生的职业概念。

5.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提升能力。我们与本专业毕业生所在企业中国潍重集团徐州分公司进行合作,对学生进行柴油机的专项教学,为学生毕业后进入该企业创造条件,而潍重公司则无偿赠送给我校柴油机和变速器等设备,并派企业维修技师到我校给我们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柴油机的教学水平;我们与徐州润东集团合作建设汽车喷涂实训室,并通过参加省市汽车喷涂竞赛,为该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汽车喷涂人才,这样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解决了我校汽修专业毕业出口的问题,这是一个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赢的结果。

四、条件保障

严格遵循《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 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 号)精神,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以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1.建立健全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组织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 落实、资金落实等。2.建立健全各项规范的管理制度。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后,主要成果如下: 1.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的设置。2.创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并编成对应的《汽车发动机常见维修项目实训》、《汽车底盘常见维修项目实训》 两本校本教材。3.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按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要求来组织教学,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4.建成新专业实训大楼,专业设备得到充实。5.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受企业的高度赞扬。6.从从未见过到熟知,从不敢碰到操控自如,通过到企业实践和带班实习,教师生产实践技能得到提升。7.从学校找企业,到企业找学校,校企合作紧密程度往深层次发展。8.交流推广,辐射带动。为进一步优化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际之间教学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我专业先后前往区职教中心、市职教中心、市机电工程学校和徐州汽车学会进行专业交流,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日趋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六、体会与思考

通过 “2.5+0.5”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在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2.5+0.5”人才培养模式实

践中,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以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必须逐渐提高,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且各个阶段应认真落实到位,避免流于形式。3.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项整体工程,全校应充分挖掘、整合学校有利的教育资源,齐抓共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

针对在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我们以后将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把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实习设备的规范管理和实训操作的规范操作;二是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让职业素养从专业教师开始并影响所带学生,让学生从入校、在校到出校一直都在接受职业素养的培养。三是加强与高职校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老师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待遇篇三

2013年山东省汽车职教集团年会工作方案(预案)

我院定于2013年12月6日召开2013年山东省汽车职教集团年会,本次年会由学生处牵头组织,年会的主要宗旨是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为全省汽车制造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为确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现把具体工作方案安排如下:

一、具体工作安排

(一)秘书组

组长:张巍峰

成员:卜涛、王世江、卫蓉蓉、迟修邦、迟文

1、负责职教集团工作报告;

2、负责理事会选举的相关资料的准备及会议筹备工作;

3、负责确定职教集团年会的日程安排工作;

4、负责会议资料的准备及装订工作。

(二)宣传组

组长:赵桂平

成员:刘宗俊、潘家珍、李任飞、于杰、王小芳

1、负责会议相关材料的印刷及大会氛围的营造工作;

2、负责联系媒体、宣传报道及会场的照相摄像工作;

3、负责礼仪迎宾工作。

(三)联络组

组长:曲健

成员:王强、邢广勇、孙圣雅、孙晓辉、李娜、吕文巧、王祖辉、孙浩

1、负责收集与会单位的名称、参会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2、负责与会单位的签到、发放会议资料;

3、负责组织会员单位校内实训中心参观并制定参观路线(相

关系主任陪同参观)。

(四)会务组

组长:邹广安

成员:张晟荣、张少波、杜婷婷、殷海燕、魏潇、初媛媛、孙岩、孙璐、于晓娜、戚凯、李枚颖、王文婷

1、根据会议要求负责会场的布置工作(第五会议室音响、led

大屏内容、话筒调试及横幅制作);

2、负责制定会场的座次表及席签打印工作;

3、负责食宿安排、会场服务、接站、及会议工作的车辆调度

等工作;

4、负责参会人员的食宿收费工作;

5、负责参会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

(五)安保组

组长:慕秀成成员:吕林、王振旭

主要负责会议期间学校的车辆停放、道路畅通及安全稳定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各组根据工作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本组工作无误;

2、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及时协调,信息畅通,热情接待,周到服务,确保会议圆满成功。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13.11.27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老师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待遇篇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项目典型案例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借德国模式 强校企合作 建现代学徒制”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基于这样的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的重要责任。但是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单纯以学校为主体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很多弊端,具体表现为:教学设施设备滞后企业发展需要;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不对接;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上述这些弊端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行业、企业中蕴藏着大量的师资与设备、设施等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如何将这些优势资源用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上呢?中职学校如何按照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培养人才呢?

根据《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计划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学校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原则,借助与中德诺浩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及与汽车修配企业的合作,并根据我校师资、设备等实际情况,确定汽修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立足菏泽面向全国市场需求的汽车维护、汽车修理等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此我校汽修专业借中德模式、用校企平台探索建立以项目教学为基本方法、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途径的现代学徒制教

-2-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案例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模式。

二、主要目标

通过背景分析与市场调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在汽车维修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力求在探索过程中实现以下目标。

(一)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完善学徒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共同育人。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和企业学习、学校师资和企业师资,形成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二)实施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工作方案,实现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

(三)深化“理实一体、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框架下,依据中德诺浩成熟教学模式,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工岗位标准需要,共同研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建设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

(五)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共同建立教

-3-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案例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

三、实施过程

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与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学校决定探索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借中德诺浩培养模式与学校发展实际建立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建教学模式改革团队。

学校组织以参加过中德诺浩师资培训的教师为主干,有企业师傅参与的教学模式改革团队。团队主要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校内实践指导,同时主持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校本教材编写、实训项目开发等。

(二)创新“理实一体、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德国“双元制”先进的职教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实施“理实一体、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按照中德诺浩通用的“一体化专业技能教室”建设标准建成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内,将企业情景搬进课堂,并根据实际生产中完成工作的任务流程,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组织教学,学做密切结合。实现了课堂与车间、教学与生产的一体化,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真实的现场中感知,把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依托中德诺浩合作办学项目、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中德诺浩培训公司在对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本土化过程中,探索

-4-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案例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出到一套系统的教练型、企业级专业师资队伍的训练和国际认证方法。2014年,我校有5位参加了中德的“双元制”教师培训和认证,其中高志国老师还到德国学习一个月,获得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认证。通过培训教学团队教学理念得以提升、专业视野得以拓宽、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四)高标准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室,项目教学得到有效实施。根据德国职业资格考核标准要求和理实一体教学要求,按照中德诺浩公司实训室建设标准,结合汽车维修企业工作流程,运用中央财政实训基地专项资金,学校配套180万建成了3个理实一体化教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创设了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为达到人才预期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进行项目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

教学改革团队在探索、调研、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企业项目式工作任务要求,结合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项目。

四、保障条件。

(一)师资保障

要切实推进“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师资是第一保障条件。我校的高志国老师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企业经验,并参加了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去德国的培训,另外,我校又依托中德诺浩公司培训、认证师资,同时学校又从企业聘请(如杨中运老师)理论实践兼具的教师。这使我们的“理实一体、项目教学”教学模式得以顺利进行。

(二)校企合作保障

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案例

-5-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以创建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范化学校为契机,把市场需求作为办学方向调整的指挥棒,以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中、初级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学校除了与中德诺浩教育培训公司合作外,还与菏泽鲁西南上海大众公司、东明易诚汽车维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济南明星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山东柏年超群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宽广的合作平台为师资的引进、培养,项目的开发研究、学生的培养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制度保障

学校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细化、具化工作环节,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针对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机制、明确目标、设计进度、改进措施、配套政策、责任主体着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各项工作。

汽车工程部针对专业教学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包括理实一体化小组责任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奖惩落实。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建设成果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了学生技能培养。

依据教学方案,将企业情景搬进课堂,按照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操作流程,利用高标准的理实一体化教室组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出的人才深得企业的题目青睐,去年就业到上海某企业的学生工资高达7000多元。

(二)通过“理实一体、项目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

-6-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案例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平。

“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理实一体、项目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教师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找到“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结合方法,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了,教师的压力、工作量大了,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教师,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积极进行项目开发,提高教学水平。

(三)高标准一体化教室,助推高技能人才培养。

按照中德诺浩教育公司提出的实训室建设标准,依托中央财政建设资金、学校配套建设的高标准理实一体实训室给学生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学生在近乎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能够充分进行“真刀真枪”训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实现了由学校学生到企业学徒的身份转变。

(四)通过“一体化”教学,践行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思想适合于化工专业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对本专业能产生兴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懂理论又会技能的技术工人。

六、反思与总结

-7-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案例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推行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共同招生,学校、企业与学生签订了学徒培养协议,依据企业岗位标准,校企联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企业培养方案,学校课程以“理实一体、项目教学”为主,学校和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相互促进。通过校企深度融合,逐渐形成了“共同招生、共制方案、共建课程、共育人才、共同评价”合作新模式,并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带动效应。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借鉴企业运行管理机制,成立理实一体化领导小组,以项目为学习载体,集教学与生产为一体,不断整合优化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以实践为学习重点,集实践与理论为一体,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还原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不断实现自我构建,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于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更有效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予学生,促使师生间信息有效地传输,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老师需要更高的教学水平以及能力,鞭策教师不断自我发展与提升。于学校而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讨小组将带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真正起到“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

-8-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案例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老师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待遇篇五

双主体育人

三段式培养

四通道改革

——安徽汽车职教集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成果报告

2006年6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联合相关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我省率先组建职教集团——安徽汽车职教集团。集团成员在自愿基础上,开启了我省资源集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走内涵式、集约化和集团化办学之路的运作模式,实现了较紧密的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和校协携手。截止目前,集团成员增至40家,其中企业19家、协会4家、院校17家。

一、成果形成背景

“十一五”以来,我省实施工业强省和“打造汽车轮子上的安徽”宏伟战略,着力提升汽车工业“领军”地位,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奇瑞、江淮两大汽车品牌,傲然进入全国十强行列。产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此行业背景下,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引发了职业教育对集团化办学的思考。安徽省教育厅也相继出台《关于组建职教集团的若干意见》等各级政策文件,为集团化办学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面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行业快速发展、职教加剧转型的新形势,推动校企合作引向深入,促使更多的学校加强联合,“唯有抱团才能发展”已形成共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改革,积极探索一条特色化、集团化、多元化的办学道路,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2006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我校率先成立安徽汽车职教集团,在师资培养、引企入校、教学改革、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果,开创技术技能型人才连锁培养的创新之路。

二、工作过程及成效

我校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资源集成与共享,推进学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通过明确校企双方同是育人主体,促进“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过程共同参与、实习就业共同管理”三个阶段培养有效衔接,立足

“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课程改革、开放交流”四个通道,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改变”,形成了校企良性互动、双赢发展,提升集团办学水平。

(一)育人“双主体”,校企合作掘“深度”。

深化校企对接融合,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一方面学校聘请企业工程师技师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产品安排到实训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企业主动对接学校,安凯、奇瑞、星马等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并先后送来车桥、发动机、变速箱等专项拆装设备供学生动手实操,帮助学生岗位技能达到企业规定的要求。通过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学校“订单”纷至沓来,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先后开办了安凯车辆班、星马汽车班、江汽车桥班、奇瑞汽车班、合力焊接班、合肥朝柴班、退伍军人“试车员”等企业订单班,累计为企业定向培养了5000余名技能人才。此外,我校还为江淮股份公司进行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岗前培训,为安凯股份、合力叉车、江淮重工等公司进行了焊装专项培训,为江淮车桥公司进行机械加工培训,为安凯集团组织技能考证培训等。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大胆革新,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技能鉴定成绩与学生学业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双证就业率,如钣喷班采取技能考核代替期末考核,并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考核;二是将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活动与实习生的管理相结合,实行跟踪动态管理,每学期选派10名左右教师到企业锻炼并管理实习生,通过调研实践,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需求;三是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企业岗位要求结合起来,做到菜单教学,邀请企业教师来校授课、组建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与江淮等企业开展教学实习。在立项省级重点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学校大胆引企入校,先后与山东奔腾公司等7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成教育部奔腾、ppg、spx、丰田team-

21、通用ayec项目实训基地,并采取“工学交替”模式,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实习效果,解决校内资源不足难题。作为省市技能大赛中职汽车项目的赛点学校,学校还加大了硬件设备的投入,添置了国赛用的全套设备,投入各类设备价值近1000万元,为我省汽车人才选拔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学校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把企业文化引进融合到教学管理中,建有汽车文化广场、汽车知识长廊,组织“广汇杯”、“大步车业杯”校企文化技能艺术节,“安凯杯”、“合力杯”校企运动会,企业家报告会,职教集团年会等,按企业要求开设《汽车文化》课程、借鉴企业7s管理模式等,让学生在校就能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搭建“立交桥”,校际合作拔“高度”。

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实行“1+2”模式联合办学,先后与30所县级职教中心开展“1+2”模式联合办学,联合招生达5115人,稳固了办学规模,实现了成员学校间的互利共赢;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先后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开设电大汽车班;成功申报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获批合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校办学空间,为集团的人才连锁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校不断探索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方式,在自主招生、“3+2”联合办学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集团内中高职教育资源效益,推进中高职衔接取得新进展。参加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论坛,共同研讨该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的教学计划。与安徽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不仅大力开展与国内各院校的合作,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德国bbs6学校、韩国加图立上智大学签订联合协议,并开设中德班及中韩班,积极构建就业、升学、留学一体的三维立交桥。

(三)融合“教学做”,课程改革提“亮度”。

在调研机械、汽车类企业对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职教集团大胆对骨干专业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其中: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尝试“一年级公共实用基础课,二年级分专业

方向”的教学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确定“以掌握电类技能操作为主、辅以机械技能操作”的教学目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打破课程界限,以“不同类别的零件加工”为主线,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将理实一体化课程在2011级秋初实验班试用后,已全面推广至12级汽车专业新生中。该专业每周有《汽车认知与维护》、《汽车维修技能》两门课程固定安排在车间教学,仿照4s店的要求来管理。此外,我校还在汽车专业二年级学生中,择优组建钣金和喷涂班,大部份课程在钣金和喷涂场地按模块学习。我校从2008年起,开始设立中德合作班,该班实行小班教学,按照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每学期定期由德国汽车专家来授课两周左右的时间。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我校示范创建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联合集团内职业学校教师积极打造了《汽车维护》等6门精品课程,其中三门课程被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其余三门被确定为市级精品课程,教师自拍、自编了《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汽车认知与基础维护》两本教材,并在各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十多本中职课改教材。其中倪彤教师的《影视动画案例教程》还入选教育部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以全省汽车类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为平台,为集团成员学校培训师资300多人,出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在各专业中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每年平均安排20多名教师参加各专业培训、出国培训、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等,10名教师赴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参加说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和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四)加快“走出去”,开放交流拓“宽度”。

职业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职教集团自2008年开始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学校与德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也等国学校互派师生交流考察,集团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项目,学习了先进办学理念,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

职教集团注重对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县、乡等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职业学校培训专业课师资、提供实训条件、安置学生实习、开展技能鉴定,并引导集团内成员学校加强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如我校积极承担对口支援皖北等地职校、三峡移民库区、四川松潘、西藏山南地区及新疆职教工作,先后接受受援学校的5名领导和老师来校挂职交流;与阜南一职高、界首一职高合作联合申报对口帮扶项目;利用省级汽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积极为各校培训专业骨干教师;向集团成员学校赠送数万元的汽车专业实训设备。此外,学校还组建全省中职宣传联盟,创办集团刊物《汽笛》,提高集团办学影响力;参加各类校企合作交流会、合作论坛及集团化办学研讨会20余次,加强与省内外其他职教集团沟通与交流。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变“单元”为“多元”。学校不仅集中与23家大中型企业签约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立职教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集校企之合力,编制与企业岗位要求同步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实用教材。学校还将教育部通用ayec项目、钣金喷涂特色项目与中德合作项目、德国idk行会满师认证、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进行合理嫁接,融合多元培养模式,彰显职业教育的广度。

(二)变“合作”为“融合”。校际联合办学不再局限于联合招生,更加注重“教材、教学计划、师资水平、设备配比”四个同步,推动集团成员学校均衡发展;校企合作不再局限于就业输出,更加注重“生产技术、理念文化、兼职教师、培训项目”的四个引进,引进ayec、ppg、spx、team-21等多个项目,努力实现五个对接。

(三)变“平行”为“立交”。按照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求,拓展办学层次,与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央电大、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德国bbs6学校、韩国加图立上智大学等高校合办远程、自考、函授等多形式

本专科教育。学校还积极探索与外国高等教育的衔接,努力搭建就业、升学、留学一体的三维“立交桥”。

(四)变“自测”为“他评”。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将学生顶岗实习表现、技能鉴定成绩纳入期末考核,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学校邀请了知名汽车4s店钣金、喷涂专业师傅来校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实行完全意义上的考教分离,四、成果推广及成效

(一)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赛、国赛上屡获殊荣,1人还入围世界技能大赛。教师队伍教研能力显著增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00多项,现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全省优秀教师2人,教坛之星6人、骨干教师30名和双师型教师100名,40%的教师实现学历技能双向提升,20多人获得德国“行动教学方法”结业证书,80余人次参加国培省培及国外等进修。

(二)成为辐射其他地区和学校的正能量。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安徽省国示范学校校长联席会秘书长单位,积极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100多批次兄弟学校来校学习交流经验,我校均无私分享了相关经验成果。学校还积极带动全椒职教中心等20多所集团成员学校同步发展,为全省中职学校培训汽修专业骨干教师300多人,对口支援皖北、渝北、藏南、松潘和新疆,助推城乡、东西部职教一体化发展。

(三)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坚持对接行业企业,培养数万名实用技能人才,奔腾、丰田、庞贝捷等多个特色项目培训基地纷纷落户我校。每年开设10多个企业订单班级,积极提供技术支持、零件加工、人才支撑、职工培训、自考助学等服务,为我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成为社会广泛赞誉的好口碑。学校出席并多次在教育部集团化办学成果交流会上交流经验,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多次参与我省相关职教集团组建论证指导,推动了我省集团化办学快速发展。承担全国交通运输行

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省选手集训、安徽省中职汽车类技能大赛、江淮安凯等企业员工成长路径培训和园区企业员工自考助学服务,为集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安徽汽车职教集团将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教育领域深化改革为契机,抢抓安徽“三个强省”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集团协同育人机制,坚持“一个核心”(连锁接力培养汽车产业集群的技能型人才)、“两个支点”(校企合作与校际联合)、“三个原则”(自愿参加、优势互补、骨干带动),切实下好“四个功夫”(合作、落实、分工、实力),着力搭建好“六个平台”(课程开发、教改科研、就业指导、技能实训、师资培养、创业教育),真正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就业链,促进集团各成员单位共同进步、提高和发展,为培养新型汽车人做出我们新的努力。


已发布

分类

来自